内容持续更新中
2024年山东省举办第四届人工智能融合创新职业技能竞赛通知,竞赛分职工组和学生组,包含7个项目,报名截止日期为9月30日。
2024年暑期,AI学习机在上海市多家商场热销,小猿、希沃、科大讯飞等品牌竞相争夺市场份额。学习机以其多样化的功能和AI技术应用,吸引了大量家长选择购买作为孩子的学习辅助工具。
探讨非洲人工智能发展现状与前景,包括技术应用及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以及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
近年来,苏州市人工智能产业快速发展,2023年产值超2000亿元,拥有多家国家级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成为“AI+”示范城市。
北京市发布了2024—2025年《人工智能+》行动计划,重点推动机器人、教育、医疗、文化、交通等五大领域的人工智能大模型应用落地,加速智能化进程。
摩尔线程与东华软件云筑AI创新中心宣布完成AI大模型推理测试与适配,结合先进技术如MUSAChat、MT Transformer和MTT S4000,提升了政企客户业务智能化转型。
北京市发布《人工智能+行动计划(2024—2025年)》,以智能大模型为核心,推动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等多领域的广泛应用,提升经济社会发展的智能含量。
德国人工智能研究领先全球,但在科研成果转化和企业应用方面面临挑战,导致依赖外国技术和服务,影响竞争力。
北京市发布了2024至2025年的《人工智能+行动计划》,旨在通过标杆应用、示范项目和商业化推广,推动人工智能大模型在教育、医疗等领域落地,以赋能经济社会发展。
随着技术进步,AI大模型在金融业加速落地,提升服务效率与质量。文章探讨了AI大模型在保险与银行业务中的应用,如自动化处理电话录音、优化客户服务流程等,展示了其在提高效率、减少投诉率方面的成果。
2023年下半年以来,人工智能(AI)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的应用愈发广泛。文章探讨了AI在找矿、土地管理和海洋监测领域的最新突破和挑战,展示了其在地质信息处理、土地选址优化和资源预测方面的潜力。
Nvidia在SIGGRAPH 2024展示了NIM生态系统,提供多领域预训练AI模型,涵盖文本处理、语音合成、三维开发、机器人技术和数字生物学,加速应用部署与开发。
谷歌DeepMind的AI数学家AlphaGeometry 2在IMO 2024赛场上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解决了多个高难度数学问题,虽未夺金但表现引发业界广泛关注。
深圳通过二十二条新政,加快打造人工智能先锋城市,推动全栈创新、智能产品、数据跨境、场景应用、智能驾驶等五个先锋领域的发展,助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7月29日,盐城举办了长三角人工智能算力发展座谈会,聚焦绿色算力中心建设和人工智能应用创新,吸引了业内专家和企业代表共同探讨发展前景和合作机会。本次活动标志着盐城人工智能发展迈向新阶段。
在2024年CFS财经峰会上,芯明CEO钱哲弘分享了关于空间智能与具身智能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重要性和应用前景。他详细介绍了芯明自研的系统级芯片技术,可以在机器人、自主移动机器人、物流无人机等领域推动智能化发展。
阿里巴巴在2024年ESG报告中展示了人工智能在可持续发展中的关键角色。从能耗管理到碳排放减少,AI技术深度应用在各业务领域,成为推动环保和社会责任的创新引擎。
截至2023年底,中国人工智能发明专利有效量达到37.8万件,同比增速超40%,是全球平均增速的1.4倍。葛树副局长指出,数字经济核心产业的创新活跃,对经济增长具有重要引擎作用。文章深入分析了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专利布局及发展趋势。
AI浪潮如何影响中国电影?面对人工智能的崭新挑战,电影创作者郭帆探讨了AI在电影创作中的潜力和风险。从技术革新到创意保护,他分享了对未来的乐观态度与担忧,并强调人类创造力在电影艺术中的不可替代性。
美国和中国在全球人工智能领域竞争激烈,特别是在无人驾驶技术的发展中。本文探讨了两国在AI创新、市场竞争和技术应用上的差异与对比。
7月29日,盐城市召开长三角人工智能算力发展座谈会,探讨绿色高效算力能源供给体系及应用场景开放,加速推动AI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
波形智能最新杀入多模态AI领域,以个性化内容生成为核心竞争力。公司创始人姜昱辰透露,通过自研技术和多模态支持,波形智能致力于满足用户的个性化创作需求。
上海市经信委网站7月29日消息,日前,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上海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上海市商务委员会、上海市财政局、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海关等印发《关于促进工业服务业赋能产业升级…
探索安徽淮北图书馆AI智能厅的教育创新,通过智能设备提升学生学习体验,推动课堂互动与个性化教学。
据新华社成都7月29日电 7月28日,“谛听”地震波大模型在四川成都发布,该大模型由国家超级计算成都中心、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以及清华大学联合开发,是首个亿级参数量的地震波大模型。成都超算中心运营…
探讨中国AI发展路线,超智融合是否仅靠堆芯片可行?中国院士专家在2024年研讨会上提出各自观点,强调超算技术积累对大模型发展的关键性。
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正迎头赶上美国,通过开源技术快速发布创新,与美国技术持平。本文探讨了中国企业在AI开发中的最新进展和开源策略,以及其对全球科技竞争的影响。
2024年7月26日至28日,中国企业未来之星年会将在上海举行。本次会议聚焦于通用人工智能的前沿应用与创新,探讨AI如何重构产业格局及其对未来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