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前,人工智能(AI)或许还是一个概念,如今却已不经意间融入现实生活。从概念到应用,需要多方合力。
不久前,门头沟区对外发布设立了5000万元的创新应用引导基金,推动“人工智能+政务服务”大模型应用场景落地。
昨天,北京青年报记者从门头沟区了解到,仅半个月时间,就有数十家企业准备“揭榜”,推进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司法、教育、医疗等领域的实际应用。
2025年,门头沟区将持续围绕数据、模型、算力加速布局,扩大全栈国产自主可控算力集群,开发垂类大模型,打造“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
首批15个应用场景榜单发布
政府部门在政府服务中有不可计数的需求难题等待破解,需要借助人工智能的力量;企业在研发生产中有源源不竭的创意,能够降低重复性劳动,解决实际问题。但两者之间缺乏桥梁,匹配度还不够,实际应用场景还有待突破。
如何将蓬勃发展的人工智能产业与现实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门头沟区结合政务工作实际,于去年12月30日发布了“人工智能+政务服务”创新应用引导基金和首批应用场景榜单。
北青报记者注意到,这15个场景均是区属委办局根据实际需求提出的。比如,区政府需要掌握政务重要事项的进展情况,就提出了设置AI督导助手的需求,需要大模型能帮助政府实现重要事项的督办以及重大项目的跟踪管理。区司法局希望通过构建大数据人工智能模型,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案卷制作标准及行政执法自由裁量基准,对执法案卷进行线上的程序性和实体性审查,实现案卷评查成绩单、问题反馈和统计分析等功能,借此可以节省大量的人工成本,可以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
区教委则是根据日常教育政策问询基数大的情况,提出了大模型建设需求。“我们希望以AI客服的形式为家长提供涵盖入学、升学、转学等各个环节的详尽政策解读。同时,平台还能紧跟教育热点话题,组织专业力量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为用户提供有见地、有价值的观点。”门头沟区委教育工委副书记、区教委主任曹彦彦介绍,区教委的需求已经提交上去,正在等待企业接单。
由于需求明晰,容易匹配,方便企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揭榜”。门头沟区经济和信息化局副局长李纪琛介绍,尽管距离首期榜单发布仅有半个多月,已经有数十家企业对接需求,表达出项目合作的强烈意愿。
“抛金引凤”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为何要设置“引导”基金?李纪琛表示,主要的目的是“抛金引凤”,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李纪琛介绍,创新应用引导基金共计5000万元,旨在通过加强政府信息化建设及统筹,引导区内政府部门探索人工智能在教育、医疗、城管、文旅、金融、司法等重点场景应用,鼓励企业相应揭榜挂帅,并进一步促进门头沟区人工智能+产业发展,推动大模型实际应用场景落地。
为何选择“政务+”场景落地?北青报记者了解到,门头沟区基于中关村科技园区门头沟园(京西智谷)的技术优势,已经有了前期尝试,推出了一批试点项目。去年6月,北京市门头沟区人民政府与北京市气象局联合发布北京气象 AI 人“灵西”,长相甜美的“灵西”能精准地播报天气预报,并提供气象科普服务。同年,区检察院在京西智谷成立“检察会客室”,同时创新打造“AI数字检察官”和“智检速答”AI法律咨询小程序,依托人工智能交互技术,为企业提供高效精准的法律法规查询、风险防控提示服务。
“可以说,‘人工智能+政务服务’创新应用场景的发展已经有了一定的基础,形成了示范效应。之前发布过的15个场景只是一个开始,后续门头沟区会发布更多应用场景,推动‘人工智能+政务服务’的全面覆盖,企业也可以提出产品和技术端的供应能力,提出新的场景解决方案。”门头沟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具体看,以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为主要手段的,支持区属各部门在政务服务、城市管理、司法、医疗、教育等公共服务领域创新发展的项目可以申请引导基金支持。
5000万元资金分配到具体某一个项目中,可能资金并不是很多,那么如何“引导”市场投入资金到人工智能产业中来呢?门头沟区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可以先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领域,如医疗、交通、教育等,利用引导基金开展人工智能应用示范项目。通过展示人工智能在实际场景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抛金引凤”吸引相关行业企业加大对门头沟区人工智能产业的投入,进一步加速释放门头沟区人工智能产业聚集能力,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人工智能产业已成聚集之势
从无到有,从有到优。近年来,人工智能产业在门头沟区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引导。门头沟区陆续出台《门头沟区人工智能大模型产业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门头沟区关于促进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试行)》等一系列政策文件,为人工智能产业提供全方位的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门头沟区发布全市首个人工智能算法领域专门人才政策《关于实施算法人才集聚行动打造“京西智谷”的若干支持措施》,同步启动“智谷计划”人才创业发展基金,支持约100个创新团队和项目,基金规模约5000万元,并评定“京西聚智计划”算法类领军人才、卓越和青年人才9人。
同时,加大人才培养力度,与北京市教委共建全市首个人工智能技术人才培养体系与基地,举办北京人工智能产业创新发展人才论坛,启动创客研修营、昇腾AI创新大赛等项目,发布涵盖15项特色服务的京西人才“永定卡”。2024年,开展昇腾创新大赛进校园20家,举办活动50余场,覆盖人数1000余人,吸引包括人大、北航等20余所高校来园区参观,与清华、北大、中科院自动化所、北工大等30家高校、科研机构深度开展合作。
伴随着人工智能领域的“朋友圈”扩大,一系列运载实体相继建成投用。京西智谷——北京联通自主创新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点亮,全国首个算法登记服务中心实体运营,北京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实验室成立,“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公共服务平台”发布,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揭牌……
此外,中关村科技园区门头沟园与中国联通、北京中发展智源人工智能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建成500P全市最大国产自主可控人工智能算力集群。由于园区位于门头沟区南部新城,北有阜石路、南临莲石路,长安街西延线,地理位置优越,再加上强大的基础设施支撑,吸引了人工智能企业相继加入。截至目前,已链接700余家企业,累计入驻人工智能企业220余家。
已建成国产自主可控算力集群
“梧高凤必至,花香蝶自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工智能产业相关的企业和机构入驻,园区也在不断地扩容。目前,中关村(京西)人工智能科技园一期项目整体进展顺利,楼体外立面及玻璃幕墙基本完工,已进入内部装修装饰阶段,计划2025年上半年开园,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大的空间。
同时,园区完成京西智谷500P算力基础设施楼宇加固项目,为后续算力池扩大做好空间储备;协调推进辛称110KV变电站动工建设;完成三期电力增容项目,已于去年6月底正式发电,保障后续京西智谷区域的电力负荷和韧性。
目前,园区与中国联通、京能集团、滴普科技、首都在线签约北京市首个自主创新人工智能算力集群,提供全面自主可控、开源开放、安全高效的算力;获得科技部全国首发、华北地区唯一的“国智牌照”,北京市经信局“算力伙伴”等称号。
“京西智谷”智算中心已具备自主可控智算中心建设、运营能力,建成国产自主可控算力集群500P,适配并提供ChatGLM-6B、华为开源盘古等多个开源大模型以及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多个领域主流开源模型。异构算力集群方面,液冷机房已加固具备1000P算力建设条件,风冷方面已建成400个16Kw机柜满足2000P算力能力,力争实现E级算力集群。
高质量打造“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
随着算法、大模型等领域的迅速发展,为音视频产业提供了丰厚的土壤。算法为音视频优化处理、视频智能分析与理解以及个性化推荐提供支撑;日益发展的大模型行业,如文生大模型,能够提升内容创作效率与质量。可以说,算法、大模型与音视频产业相互促进、深度融合,共同推动着音视频产业的发展与变革。
去年5月,京西智谷智能数字人运营基地在门头沟区正式启动。基地位于京西智谷科技园内,占地面积 50 余平方米,包括摄影棚、操作间、录音室等多个配套设施空间,是门头沟区唯一的数字人全链条智慧拍摄空间。数字人运营基地为音视频制作提供了保障。同年8月,华为全国首家计算视听创新中心在门头沟揭牌,将持续吸引和聚集数字视听、音视频内容制作等新产业、新业态落地。
门头沟区将立足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打造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的政策高地、可信空间和数据工场定位,坚持先行先试、改革创新、开放合作的原则,进一步探索与实践北京数据基础制度建设的先行示范,促进北京人工智能安全与治理实验室的搭建和有效运作,深化数据应用与产业发展,加强数据治理与安全保障,加快汇聚高质量数据资源、培育数据服务产业、数据要素市场,构建更加完善的数据生态体系,努力形成数据要素企业聚集的京西高地。
中关村科技园区门头沟园相关负责人介绍,2025年,门头沟区将持续围绕数据、模型、算力加速布局,扩大全栈国产自主可控算力集群,部署在地化推理算力,开发垂类大模型,依托算法登记服务中心和数据资产服务中心,借力央视数据资源,加快打造“数据基础制度先行区”,探索数据资产价值实现路径。
同时,打通计算视听产业“最后一公里”,深化布局,推动人工智能与超高清视听产业融合发展,以“央视界”项目为牵引,加速文生视频模型、内容审核模型、AI人等视听领域成果商业化应用。持续围绕场景开放,创新气象、教育、检法、档案、应急、交通、政务等多个大模型标杆应用场景。
发评论,每天都得现金奖励!超多礼品等你来拿
登录 在评论区留言并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现金奖励,奖励规则可见: 查看奖励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