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强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强调要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协同,统筹推进中小学和大学人工智能教育一体化发展,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对于探索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施途径,《通知》列出了人工智能教育的六大主要任务和举措,包括构建系统化课程体系、实施常态化教学与评价、开发普适化教学资源、建设泛在化教学环境、推动规模化教师供给和组织多样化交流活动。

华中师范大学人工智能教育学部教授、信息化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执行主任王继新是一名长期从事教育信息化研究的学者,他表示:“从国家发展战略来看,人工智能已经成为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核心驱动力。要想在未来的国际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必须重视青少年的人工智能教育,为国家培养具备人工智能素养的创新型人才。这不仅关系到技术创新,更关系到产业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

鼓励纳入课后服务

据了解,《通知》提出了相关课程中人工智能教育要求:“小学低年级段侧重感知和体验人工智能技术,小学高年级段和初中阶段侧重理解和应用人工智能技术,高中阶段侧重项目创作和前沿应用。”

“这就更加说明了,‘科技特长生’这条升学路径值得探索。”小学生家长张女士告诉《中国经营报》记者。

此外,《通知》鼓励各地各校将人工智能教育纳入课后服务项目和研学实践,推动产学研用结合,联合人工智能企业、高校、研究机构、行业协会等,研发一批人工智能教育学习类课程和教学案例,为教学提供支持。

据悉,今年2月,教育部公布了184个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基地名单,名单上的学校在人工智能整体建设方面做出了积极探索。当下也有不少企业、机构开设了智能实验室、科技馆等产学研一体化的场所,不仅向高等教育的学生开放,也向中小学生开放。在业内看来,这不仅为学生提供了真实生动的教学场景,还能够实现教育与产业双向促进的作用。

北京社科院研究员王鹏指出,目前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已渗透到各个行业领域,研学实践能够在实际情境中普及人工智能教育,学生可以围绕实际问题展开探究,如开发一个简单的人工智能应用、解决一个具体的机器学习问题等,这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也可能激发起企业的创新与活力,可以培养更多具备相关技能的人才,为产业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总体来说,此次《通知》强调要以人工智能引领构建以人为本的创新教育生态,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引导学生正确处理人与技术、社会的关系,促进思维发展,培养创新精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也认同“以人为本发展人工智能教学”这一理念,他表示:“教育数字化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人的成长发展规律、教育的规律,例如‘遵从天性’‘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几乎不会随着新技术的出现而改变。”

聚焦AI教育普及

要想抢占全球人工智能技术和人才高地,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人工智能领域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大规模预训练模型大模型)的崛起。自ChatGPT问世以来,各大科技公司和研究机构纷纷加码投资。

当然,未来AI技术的走向也至关重要。点点数据显示,2024年11月,全球AI APP 苹果端预估下载总量达6455.5万(不含重复下载),较10月环比增长7.0%。其中,ChatGPT豆包Google Gemini、Kimi 智能助手Chaton AI 位列TOP5,占据了全球苹果端AI下载量的53%。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研究所研究员张家勇表示,人工智能既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重要驱动力量,重塑社会的方方面面,又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赛道。人工智能能否形成新的优势也是各国十分重视的战略目标。

早在2017年国务院印发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就强调,为抓住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实施全民智能教育项目,在中小学阶段设置人工智能相关课程,逐步推广编程教育。

事实上,编程教育低龄化已成为一种国际化趋势。早在20世纪90年代,以色列就普及了中小学编程教育,美国、英国、韩国等也早已开始实践。在2019年,日本政府统合创新战略推进会议公布的“AI战略”提出未来每年将培育25万人工智能人才。

王鹏认为,人工智能教育不仅涉及技术层面的知识,还包括创新思维、问题解决能力、批判性思维等核心素养的培养。这些素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加速推动AI基础教育的普及,不仅是为应对全球科技竞争,也是为了培养下一代具备科技素养的公民。

在王继新看来,推进人工智能教育时需要深化人机协同的教育模式,即教师要从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习引导者、AI要从工具属性转向赋能属性。他表示,这需要建立新型的教师培训体系,提升教师的AI素养,使其能够充分利用AI优化教学。同时要确保教育过程中的人文关怀不被技术所替代。

多维视角下的普及难点

《通知》还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和部门协同,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先行先试,加大对教育薄弱地区支持力度,2030年前在中小学基本普及人工智能教育。

从试点探索到全面普及,教育资源的公平问题仍亟待解决。在当前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如何有效整合社会资源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应对ai教育所面临“起跑线不平”的现实情况,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在多位被采访者看来,发展人工智能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如何不断更新和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以适应技术的发展趋势。同时,师资力量不足,相关设施设备不足,教学场地和时间局限,教育经费短缺,家长和学生的支持与配合不够,教育评价制度的导向与限制也成为新的挑战。

上海高校市级重点AI+课程《数据法》负责人唐树源告诉记者,在普及人工智能教育的具体实践中,师资队伍的建设问题尤其重要。由于人工智能是一个新兴领域,专业教师相对匮乏,需要通过培训和引进等方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而面对教学资源的不均衡问题,需要通过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均衡分配。

记者也注意到,对于师资资源问题,当下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学校充实人工智能教育教师队伍,积极引进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业中符合条件的专业人才作为人工智能兼职教师。据了解,目前在一些创新型学校负责人工智能教育的教师中有谷歌及其他企业的员工。

以自身课程搭建经验为例,业内人士施建荣表示,“需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设计合适的课程内容和教学方式,确保学生能够循序渐进地掌握人工智能知识;还要思考如何建立科学合理的教学评价体系,全面评估学生的人工智能素养和能力。”

此外,目前人工智能教育“要结合人工智能技术的特点,大力推进基于任务式、项目式、问题式学习的教学”。“项目式教学模式”(简称为“PBL”)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解决为内容、以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创新思维为目标的创新性教学模式。

据悉,PBL模式目前已在部分学校使用。比如云谷学校每学期都要专门拿出20个课时,让学生开展项目式学习。据该校教师俞星介绍,这种学习方式能有效地引导学习者自主探究,在真实情境中解决问题,帮助学习者成为独立思考、主动探究、善于合作的人,这也是AI浪潮中学生所需要的重要素养。

施建荣指出,项目式教学强调以问题和项目为导向,鼓励学习成为主导和参与的角色。这种教学模式因涉及硬件、软件、班级规模和教师素质等教育资源的制约,在中西部地区的中小学可能不易普及。“未来一两年内,这个模式可能会被大力推广。”他建议,“比如通过线上学习和小组协作等方式,也可能实现教育资源的辐射和教育效果的提升。”

王继新基于全国8省20个县(区)的教育信息化调研实践经验指出,应该从建立产教融合的协同创新机制和加强区域教育联盟建设方面入手,比如企业可以为学校提供人工智能实验室、开发板、传感器等硬件设施,学校则可以为企业提供教育场景和应用反馈;整合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多方力量,建立区域性的人工智能教育联盟。通过定期举办竞赛、研讨会、培训营等活动,促进资源共享和经验交流。这种模式能够有效整合区域教育资源,形成发展合力。

同时,他提醒到,推进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调动各方资源,但要注意处理好政府、学校、企业三方关系,“在我们多年的教育信息化研究中发现,政府要发挥好引导和监管作用,避免过度商业化;学校要把握教育规律,确保教学质量;企业要履行社会责任,不能只顾眼前利益。只有三方协同发力,才能推动人工智能教育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