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5年起,宁波市将免费乘坐公交车的年龄从70周岁降低至65周岁……”记者使用三款人工智能软件询问“宁波公交年满65岁优惠政策”这一问题,得到的三个回答中仅有一个正确,而上述答案则是假消息。(见1月5日《宁波晚报》)生成式AI技术让文本、图片视频等创作变得轻而易举,然而,AI创作出的作品也存在良莠不齐、低级错误频出等情况,甚至会产生“AI幻觉”,输出大量假消息、内容垃圾。上述关于“宁波公交车年满65岁优惠政策”的“AI说谎”事件,就是典型。现实中,一些AI软件搜索微信公众号、短视频平台中的内容后再将其汇总整理,作为答案交给用户。这些源头信息并非出自权威渠道,其中一些真实度、可信度偏低,而AI软件缺乏辨识信息真伪的能力,其提供的答案往往成为“真实的谎言”。一些AI软件还会迎合、讨好用户,根据用户给出提示信息的变化而随时改变立场和答案,甚至编造虚假内容。AI内容垃圾泛滥不仅会误导用户,还可能对AI大模型未来发展构成实质性威胁。当高质量原始数据急剧减少,AI模型为满足庞大的使用需求,会转而抓取大量数据进行训练,一旦被内容垃圾充斥的低质量数据不断增加,模型输出的数据质量也会有下降风险,进而带来“假作真时真亦假”的可怕后果。AI软件已不是第一次被吐槽“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这种现象亟待引起警惕与重视。对用户而言,不宜过度依赖AI软件,在查询相关重要信息时,要通过权威渠道获得真实可靠答案;在获取AI生成内容后也要有进一步核实真伪的意识,谨慎扩散转发,避免触碰造谣传谣的法律红线。对AI软件开发商而言,则须持续迭代升级技术,精准筛选可靠信源,提高AI模型的逻辑推理判断、信息甄别能力。监管部门亦应及时出台规范标准,研判用户的反馈和投诉,督促AI平台、软件开发商尽快堵漏、升级,同时严惩相关违法违规行为。让信息的生成和获取更便捷、让技术赋能千行百业……这是人们对AI技术的美好憧憬,而动辄被其忽悠的不良体验,显然让这份美好打了折扣。但愿“AI说谎”能尽快成为过去时,让AI技术在社会生活中发挥更多正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