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对一个普通人意味着什么?在北京求学九年、工作一年,李森从未觉得自己在这个城市扎下了根。但在皮村的流动儿童站,一个倔强的小男孩在他面前袒露脆弱,抱着他哭泣时,他想到了自己——他一直希望脆弱的时候,能获得一个拥抱。那一刻,他体会到了被需要的感觉,也第一次感受到了和这座城市的连接,李森决定继续走下去。2023年,他入职抖音后就加入了公司内部的公益项目“跳跳糖员工公益”,随后开始积极参与相关活动。在这个过程中,从总是希望被爱、被需要,到发现自己有能力去爱、去给予,李森的内心逐渐获得力量感。这份经历,让他可以更加充分地接纳自己,变得更加完整。“我喜欢一种松弛、轻松的互助关系,浸润着尊重、平等的理念。我希望可以为对方带来一束光,或者一颗信念的种子,平凡、普通,闪耀着真诚的光。”李森说。

一个90后程序员的公益实践:为流动儿童科普AI,然后互相治愈

李森在指导孩子们操作AI工具。 受访者供图被需要的感觉90后互联网员工李森生于广东省茂名市一个村庄,对他来说,从小到大,祖祖辈辈耕种的田地就是一个巨大的自然游乐园。播种、耕种,大人们盯着日历上的节气,留意着每一场雨,精心侍弄着庄稼,盼着秋天能有个好收成。到了秋天,从土里刨出的花生和地瓜,整齐地晾晒在一旁的空地上。孩童们在一旁就地取材,在田野中垒起土灶,不一会儿,空气里便弥漫着烤地瓜的香气。春耕秋种,贯穿了李森的整个童年。长大后,他离开了这片土地,来到北京求学、工作,他与田野土地的联系似乎被切断了。“我的父母并不擅长表达爱,加上我这么多年一直在读书,也没有太多的机会学会去爱。渐渐地,我的社交也越来越封闭。”与童年时期相比,他感觉到自己的生活失去了很多纯粹的乐趣。10年来,他很少对这个车水马龙的城市产生归属感。“因为在这个城市我觉得没有人爱我。”他说。直到成为“跳跳糖”的一员,李森发现自己的生活添了几抹亮色。他有了归属感,因为这个城市有他爱的人,也有和他产生共鸣、可以一起去创造美好事物的伙伴。

一个90后程序员的公益实践:为流动儿童科普AI,然后互相治愈

李森在课堂上。 受访者 供图“跳跳糖”的“创始成员”是20位抖音员工。2019年5月18日,这些员工志愿者陪伴一群听障小朋友参观博物馆,跳跳糖员工公益也由此创立。“跳跳糖”这个名字来自其中一位志愿者的建议,“跳跳糖”取自“字节跳动”的“跳”字,寓意活跃在志愿服务第一线的员工,可以用实际行动给受助者带去甜蜜、温暖和希望。截至2024年12月,累计已有超13.9万抖音集团员工参与公益活动,总公益时长超过47万小时,跳跳糖志愿者们自发成立超90个公益社团。跳跳糖们已在全国38个城市组织开展了5500余场公益活动。2023年,李森入职抖音。融入这里后,他被同事们都加入的一个“神秘组织” ——“跳跳糖员工公益”所吸引,并成为了其中的一员。“我希望可以通过公益去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抖音依托自身的专业优势,搭建起了一个系统、完整的公益生态,让每位员工都可以轻松触达公益,参与到社会公益活动中。值得注意的是,2019年12 月,抖音集团员工参与公益的平台——跳跳糖公益盒子飞书小程序正式上线。员工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通过“志愿服务”和“公益捐赠”参与进来。同时,在平台内浏览、参与公益活动,还可获得公益时长认证、解锁公益荣誉。“我对此的理解比较朴素,就是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不管贡献多少,愿意给予的温暖和善意才是最珍贵的。”李森说,“因为要适应工作节奏,一开始比较忙,一般会通过在线捐款参与。”2024年10月,李森偶然在平台上发现一个在北京皮村进行的“田野挖红薯”系列活动。“当时我脑子里第一个想法就是,挖红薯会很开心。”他语气中透露着自信和骄傲,“我很擅长这个事情,从小到大,我可是行家。”当天到达活动现场时,小朋友们已经开始在地里挖红薯、割红薯苗了。“我远远地望着他们,觉得很治愈。”他回忆。表达的勇气那天,李森向在场的小朋友们炫耀了自己的“独门绝技”,就地取材,垒灶,生火,烤红薯。在田野中找垒灶材料时,有一瞬间,他觉得自己像原始社会中被长老给予重任的外出打猎的猎人。灶搭好后,小朋友们想自己生火,李森坐在旁边看着,放手让他们尝试,如果火灭了,就耐心重新点着。他想,应该在允许犯错的环境中,让孩子自由成长。

一个90后程序员的公益实践:为流动儿童科普AI,然后互相治愈

李森就地取材,垒灶。 受访者供图看着孩子们一次又一次地尝试生火,李森知道自己点燃了一个火种,也知道了自己有能力去点燃火种,通过一种平视每个孩子,尊重每个孩子的方式。他切身体会到了被需要的感觉,也明白了自己同样有给予别人温暖的力量。那天,李森在一声声“哇塞”“好厉害”的夸赞中渐渐“迷失自我”。站在田间地头看着孩子们挖红薯,就算远远地望着,也会觉得很治愈。这些孩子和志愿者,纯粹而快乐,他想继续走下去,学习快乐,学习去爱。“这些孩子都是生活在皮村的流动儿童,他们跟随父母来到北京打工。”李森了解到,在父母比较忙的家庭,这里的很多孩子都是一个人在家,高质量的陪伴和亲子互动都十分奢侈。相关研究显示,缺少成长过程中必要的照料、家庭教育和引导、父母陪伴以及足够的沟通,孩子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概率更大,且不容易被监护人关注到。“流动儿童最需要的,是支持、陪伴以及表达自我的机会。”在一次次和孩子们沟通的过程中,李森发现,通过有趣的课程和活动,可以让更多的孩子参与进来,彼此建立链接和互信的关系、找到自己的玩伴,同时给予表达自我的勇气,这也是跳跳糖“AI素养科普”公益项目的初衷。2024年10月,跳跳糖“同心流动儿童教育支持社团”联合“北京同心互惠”公益机构,推出“AI素养科普”公益课程,为流动儿童长期、系统地进行AI素养科普。员工可以应聘“讲师”和“助教”岗位,讲师需独立备课,确定课程主题和内容,指导孩子们在课堂上完成一些AI的相关任务,助教负责在课堂上辅助讲师。在李森看来,AI首先是一个工具。“通过课堂上的小游戏不断让孩子们与AI交互,让他们看到AI能力,也让他们看到AI的局限——可能AI有时候也有点傻,教会他们如何去使用这个工具。”李森谈到,课程不仅要教会孩子们如何使用这个工具,更要告诉他们如何使用工具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情绪,与外部世界建立链接,这比单纯教会他们如何使用这个工具更有意义。

一个90后程序员的公益实践:为流动儿童科普AI,然后互相治愈

流动儿童用AI工具生成的作品。 受访者供图在皮村的AI课堂上,李森和他的三位伙伴通过豆包等AI工具,鼓励孩子们打开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对世界名画进行再创作;也教会他们如何使用AI工具生成自己创作的歌曲送给某个人,可以是自己的爸爸妈妈,也可以是朋友。“还有一个孩子给他的小宠物创作了一首歌。”李森表示,用这种方式,可以让孩子们了解音乐,同时增加自己对身边人的关爱,表达自己的情感。“学习一些古典乐器,需要家庭的支撑和托举。比如孩子首先需要习得某一种乐器,熟练掌握演奏技能后,才能通过这种乐器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具有很高的门槛。”在李森看来,每个孩子都有平等的机会表达自己平常接触到的、感受到的东西。让他们有勇气去表达和探索,这就是这个课程的意义所在。从孩子身上学到的2024年10月至今,李森已经积累了35.5个公益时。并不算多,但随着接触的孩子越来越多,参与的公益活动越多,李森渐渐产生了一股无力感。“接触到孩子的学习后,我觉得帮助这个孩子在应试中获胜,很可能就剥夺了另一个孩子的机会。”他觉得,这是在竞争有限资源,这样的帮助没有意义。“这是一种藏匿在潜意识中的傲慢。”他说,“跳出资源稀缺的视角,相信科技的发展会给每个孩子足够的成长空间,也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足够的智慧、力量和品质去成长。我不是去补足匮乏,而是去陪伴一程,种下一颗种子,孩子自有生长的力量。”这也是他从孩子们身上学到的东西。

一个90后程序员的公益实践:为流动儿童科普AI,然后互相治愈

流动儿童用AI工具对世界名画进行再创作。 受访者供图为了确定上课的主题,李森想通过一个“孩子王”的帮助,深入了解村子中的其他小孩。李森回忆,那是一个非常外向的男孩子,十岁出头的样子,有着与他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他会带着李森在同村的孩子面前侃侃而谈,熟稔地在李森和自己的小伙伴之间从容控场,照顾双方的状态和情绪。这个小男孩带给了他许多的震撼,他笑着说,“这一点我自叹不如,我做不到像这个小男孩这样好。”就是这样一个在同龄人面前从不示弱的男孩,在李森面前毫无防备地哭泣。后来,每次上完课,李森都会和这个男孩玩一会儿。有次上完课,李森和其他两个AI课老师一起去村口吃饭,同时商量后面的课程。吃完饭,李森拒绝了拼车邀请,“我隐隐约约觉得还有什么事没做,得回一下教室”。正在路上低着头想事时,突然听到有人喊“哥哥”。李森走上前去,问男孩怎么在这里。他很委屈,话还没说完,眼泪一下子涌出来。李森仿佛看到了小时候的自己,下意识抱了孩子。“我去教室、你吃过饭的饭馆、奶茶店、你去过的同学家。哥哥,你离开为什么不和我讲?”“那是一种很奇妙的感觉,仿佛小时候的自己得到治愈。我想,如果那天我没有回到教室,会失去一件很珍贵的东西。”李森说。在北京生活十年,李森从未感觉自己在这里扎下了根,但在被那个小男孩抱着的那一刻,他感觉到了非常强烈的归属感。自2024年10月项目课程上线后,跳跳糖员工公益的伙伴们仍在不断地探索,认真记录、复盘每一次活动、每一节课程,细化年龄分层、打磨课程内容,孜孜不倦地完善每一处细节,直到设计出一套完整、成熟的AI素养科普项目体系。李森也是如此。最近一段时间,李森时常翻看一些心理学相关的书籍,想更多地走进孩子们的内心世界。“跟孩子们沟通,最好的方式就是平等地交流,把他们当成一个独立个体相处,俯下身来,倾听他们的声音,关心他们所关心的东西,换位思考,而不是以一个成年人的视角去俯视,觉得孩子们关心的东西幼稚或者没有意义。要给他们成长的空间,去引导、去包容。”李森分享着自己的心得体会,“最好的尊重是平视”。从希望有人“关注我、在乎我、从被爱”到可以“去爱、去给予爱”,这是他在这里学会的东西。“这份经历,让我真正地接纳自己,也让自己变得更加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