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推进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其中在深入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方面,提到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AI)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这是“人工智能+”首次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上升为一种行动,意味着人工智能在我国推进数字经济创新发展中扮演的角色正发生转变,加速推动新质生产力的形成。

“人工智能+”,就是基于大模型大数据、大算力等技术,实现人工智能对各行各业的深度融合。这无疑也给城市,特别是智慧城市发展带来了更多新的期待。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智慧城市建设?百度智能云政务业务部总经理傅鹏在接受中国城市报记者专访时表示,2023年是大模型的元年,近两年城市在智能化的演进上已呈爆发式的增长。智慧城市的建设也经历了从信息化,到数字化,再到智能化的发展阶段。

“刚开始做大模型的时候大家都在卷模型、卷参数,比谁的参数更多,谁的模型体量更大。但是到了2024年,大家已经从卷模型转变为卷场景、卷应用,且国内的使用场景比全球内更广泛。”傅鹏表示。

人工智能如何赋能智慧城市建设?专访百度智能云政务业务部总经理傅鹏

百度智能云政务业务部总经理傅鹏。

以下是采访实录:

中国城市报:目前在智慧城市领域,百度智能云已和国内共多少个城市达成了合作?百度在智慧城市领域的布局主要集中在哪些业务方面?

傅鹏:在过去两年多的时间内,我们已经和100多个地方的城市、20多个部委,将近1000多个政府客户建立了基于人工智能和大模型方面的业务合作。现在不管是在北京、上海、广东、唐山等重点城市,还是如北京亦庄、海淀这些大型区域,都建立了深度合作,这些合作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第一个是面向城市的产业。如今在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的浪潮下,面向城市的算力建设,以及城市的大模型产业的建设备受关注。百度把在过去十几年积累的人工智能能力,赋能给我们的城市和产业,进而建立了很多大模型产业基地和赋能中心,通过和当地产业合作的模式,再融入到城市产业的发展中来,可以赋能到我们的千行百业,不管是政务、工业、能源、还是金融、医疗,在各类的应用场景上面,都能够通过大模型助力产业发展。

例如,百度智能云与唐山市人民政府合作,以钢铁行业为切入口打造钢铁行业大模型,改造钢铁生产全流程,推动传统行业由制造向“智造”转变,实现降本增效。同时我们和唐山还在高端装备制造、化工、机器人、交通、政务等领域展开智能化赋能探索,在数字经济时代建设智能工业化城市。

第二个就是在政务业务方面。在政务领域,我们正在经历从数字政府,到未来的智能化政府的一个整体升级和发展,因此,现在我们也帮助地方的政府客户,去搭建新一代的智能化政务平台。从传统的一网通管、一网通办,到现在的智能化应用和智能体,其实就是基于AI和大模型的技术,能够为政府、企业、市民提供更多创新的、便捷的服务工具

第三个是垂直的业务领域。比如说城市的应急,城市的水务这一类垂直场景,我们也提供了更专业的基于AI技术工具,来帮助用户提供更高效、更便捷的服务。

中国城市报:在您看来,许多城市在智慧城市建设中面临的主要痛点是什么?相比于其他互联网公司,百度布局智慧城市的优势在哪?

傅鹏:智慧城市的建设已经历多年,从最传统的信息化建设,到过去几年的数字化建设,再到现在的智能化建设,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

其实智慧城市是一个很大的范畴,过去在建设中确实也存在一些痛点或瓶颈,因为它的体系特别庞大,不管是智慧城市的各类应用,还是支撑数据资源的基础设施,大都是分散在各处的。过去我们也提出过像“城市大脑”这样的概念,但是真正形成一个智慧化的、能够为城市赋能和使用的城市大脑,还需要走很长的路。

在大模型和人工智能技术的爆发以后,对于如何建设真正智慧化的城市大脑、建设智能化的城市,这条路径变得更清晰起来。在这个过程中,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百度也在几个方面提供了自己技术力量的支撑:

首先是助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在过去,智慧城市的建设往往受制于一些技术瓶颈,比如GPU算力和人工智能底座。我们现在正做的,就是搭建一个比较扎实的新型人工智能的基础设施,把“过去能够想象,但是做不到的一些事情”,转变成“有可能做得到了”。

第二个是提供更丰富的基于大模型或者人工智能的工具。百度在过去十几年中一直从事C端互联网的业务,积累下来许多技术能力,能够更好地把人工智能技术运用到城市工作中,去改进工作效率、提升服务体验,这其实是百度比较擅长做的一个事情。

第三个是打造人工智能的应用场景。目前百度和地方政府、企业、机构都进行了类似合作,比如在北京海淀区,我们与合作伙伴中科大脑一起打造了基于大模型的接诉即办应用场景,把指标统计、图表生成等传统应用重构,大大提升了开发、使用效率。

中国城市报:近些年,以文心一言为代表的AI大模型建设火爆,您认为AI技术如何能为城市建设与管理赋能?是否可以简单举几个例子。

傅鹏:我们每个人都工作生活在城市当中,智能化城市的建设,就是针对政府、市民、企业(To G、To C、To B)这三方面,通过大模型或者人工智能技术去打造更多的场景。

在政府方面,我们和许多城市都在展开合作。比如基于政府协同办公的人工智能助手,就是用大模型技术,把公文写作、智能生成、会议纪要等功能用AI升级,过去可能要花一天去写的公文报告,有了ai助手后,可能只需要几秒钟,只需输入一个关键词或者一段指引的文字,就可以自动生成一篇完整文章来,甚至还可以自动创造提纲,帮助启发我们的灵感思路。

比如,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百度智能云打造了AI法律咨询助手,为劳动者提供精准的法律问题解答、快速计算劳动赔偿金额、生成个性化案情评估等便捷服务。相较于传统的开发模式,整套系统及应用的交付周期能从3~6个月大幅缩短至1个月。

生态环境领域也在构建行业大模型,通过学习和训练生态环境的监测数据、政策标准、技术规范,形成生态环境的智能助手。通过智能助手,工作人员可以快速对当地环境的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判断,精准提高生态环境治理的数智化能力。

在企业层面,我们也在与地方政府合作,搭建人工智能产业基地,帮助提高本地新质生产力的发展,在产业基地之上,我们会提供一个完整的大模型工具链,包括管理工具,开发工具,以及运营工具。本地企业都能够基于百度的大模型技术平台来构建AI原生应用,为钢铁、医疗、金融等千行百业提供大模型服务,帮助他们提升生产效率。

在市民层面,我们每个人的感知也会很直观。前不久百度和唐山市政府合作发布的国内第一个民生服务智能体,就是基于百度大模型,依托百度搜索打造的首个民生服务的智能体形态,能够为市民提供政策问答、民生咨询等多项服务体验。

这个民生服务智能体既能够实现政务问询导办,同时也结合了百度搜索引擎的能力,在百度的索引擎,只要通过索唐山民生服务智能体甚至模糊提问,就可以直接调用智能体,使用了智能体以后,整个搜索步骤从以前7步缩到2步,搜索的效率提高了85%以上,整个事项的搜索步骤从以前的几天时间,可能几分钟就能够解决。

这不仅是一个便捷的服务,将来也可以延伸到更多场景,不管是对内的政务应用,还是面向市民的各类服务,将来都可以装载在一个智能体里面。就有点像以前科幻片里面,我们随时可以召唤出一个AI助手,我想要什么,想询问这个东西是什么,都立刻能得到响应解决。有了大模型和人工智能的技术加持,未来会有更多创新的应用场景逐一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