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发展等多重因素影响下,外语类专业面临着诸多挑战,有的高校直接停招了本科生或硕士生。今年5月,济南大学官网发布《2023年专业调整情况》,称该校于2023年停招了朝鲜语、德语等9个本科专业;7月,北京语言大学宣布取消了俄语笔译、日语笔译、德语笔译等7个专业的2025年硕士招生。

此前,据麦可思研究数据统计,教育部2018年至2022年公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备案和审批结果》中,5年间撤销本科外语类专业的院校至少有101所。

外语学科正在发生什么变化?外语专业毕业生何去何从?近日,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前往上海多所综合性高校的外语学院采访。

为了增强外语专业毕业生的竞争力,近年来,不少高校外语学院精心打造了融合式专业,将外语与计算机科学、商务财经、国际商务等新兴领域结合,让学生不但可以在“其他学院”找专业,也可以在自己学院获得多学科的“外语+”交叉培养。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和上海财经大学了解到,这些高校的外语专业正通过跨学科教育、科技融合、增加实战型课程来应对变化。

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尚必武说,学校外语专业的本科生还要学习“语言病理学”课程,这门课涉及语言学、心理学、医学、神经科学等多个学科。“因为,人到了大约60岁以后,语言能力会出现一定程度的退化,讲不清楚、词不达意。通过我们语料库、语言技术的工作,可以有效预防和诊断,及时加以干预。”尚必武说。

“可以进行交叉学科的学习”是上海交大外国语学院的一大优势,尚必武介绍,这使得外语专业学生可以成为“文理混搭”的复合型人才,“外语能成为任何一个学科的翅膀,让学生飞得更高”。

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也在语言研究上另辟蹊径,组建了一个“心理语言学”团队,利用核磁共振、脑认知等技术来分析语言行为和经济行为。“另外,无论英语还是日语,都会和财经专业进行交叉,赋能外语专业。”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赵珂说。

她介绍,上海财大早在2012年就停招英语专业、增设商务英语专业。外国语学院还与德国SAP公司共同成立了“上财-SAP联合研究中心”,开发一系列校企共建的课程,利用机器学习技术深入研究企业语言战略及跨文化管理。接下来,上海财大外国语学院还将建立一系列融合人工智能的语言技术模块,引进相关语言技术老师,把Python、语料库等课程融入教学。

“我们所要做的不是在算法上同人工智能竞争,而是要发挥我们外语人得天独厚、无法替代的特长。”尚必武说,人工智能时代,可以把基础工作交给AI,但“译后处理”、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等工作还是要交给HI(Human Intelligence)。“外语学科转型是AI时代下的必然趋势。但外语人的使命仍然没变,一代又一代的外语人是我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的重要力量。”

国际外语人才培养的重视与努力,也在多所高校的学科特色转型中得到了鲜明体现。上海对外经贸大学与国际组织建立合作关系,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平台。如国际商务外语学院的同学能学习跨境电商、品牌管理、新媒体运营等相关课程。该学院院长张蔚磊介绍,学院今年还新设了区域国别学一级学科硕士点。

“学校给所有学生免费开设了微专业,学生可以选择国际经贸、国际金融等,培养学科交叉能力。”张蔚磊介绍,下一步学院还将开设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等文化传播类课程。此前,在刚刚结束的首届地理标志国际传播短视频校际联赛中,该学院的学生用法语和日语创作了以松江大米和安吉白茶为主题的短视频,分获一等奖和二等奖。

“未来在人和机器沟通的过程中,还会有很多从社科的角度进行研究的课题,我们语言学的学生都可以提供帮助。”赵珂说,现在很多“人机对话”的场景,看似是AI在与人对话,其背后实际上是很多外语类人才的贡献,机器与人怎么聊天、聊成什么样、语气和语境是否符合各国特点等,都是“外语人”的工作,“我们一直觉得,越是人工智能时代,越需要有温度的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