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长一段时间在中美两地跑,愈发严重的jetlag(时差综合症)在不断提醒我早已不是那个20几岁的小伙子了。
今年我花了无比多的时间在研究与思考AI上,去探索它究竟会如何改变我的生活、每个人的生活;以及如何改变咨询这个行业——最重要的一点是,我需要为此做些什么样的准备。
说来也巧,距离我上一次写AI的内容,刚好过去18个月。
(我在2023年的4月15日在《AI更智能,人类更愚蠢》里写道:每18个月,我们就变笨一倍。)
那么,我们真的变笨了吗?
在这18个月里,我经历了3个阶段。
第1个阶段,是“广撒网”。
简单来说,就是出什么用什么,GPT更新了用GPT,Claude更新了用Claude,Perplexity更新了用Perplexity。
然后尝试理解、判定它们各自的优劣势,并稍微加以一些个性化设置。
举个例子,我在过去的习惯是每天打开自己关注或订阅的媒体、专栏、博客进行阅读或是新闻获取。大概耗时平均30~45分钟。我把这些来源转化成了一个自动获取、翻译并总结的架构在Notion AI上实现,最终使得我的平均阅读时间节省了70%。(咱先不说减少阅读时间这是不是个好事)
类似这样的场景很多,从阅读、到会议记录、到数据分析。
简而言之,相较于比特币、区块链这些概念,AI是一个更为务实的让我体会到我的效率每一天都在提升的关键手段。
第2个阶段,是“场景应用”。
在这个阶段我更多开始思考如何把尝试过的所有AI工具整合成具体的应用场景。
比如把有很大信息量的百页咨询PPT转化成有阅读感的微信推文;再把推文中的关键内容生成配图;再自动转成语音播客;再总结提炼转成视频等等。
又或是一些在(别人家)企业的大胆运用。比如管理与决策的降本增效,部分工种的替代等等。
之前机缘巧合和一位企业家分享了如何通过不同的AI大模型生成logo、概念图、插画等,通过30分钟的分享和让他自己上手尝试中,当晚他就开掉了其20人设计部门中的16人(对不起,是我的错)。在3个月后,他又非常激动地和我分享剩下的4个人在结合AI工具后的工作效率几乎是过去20人的2倍。
这些场景都是真实存在,且势在必行的。
(尽管我很为这些人被开除感到一部分自责,但某种意义上来说,这真的只是时间问题。)
第3个阶段,从9月底开始,也是我现在所处的阶段,叫做“解决一切问题”。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DeepMind最初的愿景是“先解决智能问题,然后用它来解决其他一切问题(solve intelligence and then use it to solve everything else)。”
前两个阶段对我来说实在是过于转眼即逝了。
你会感觉每天都在接触新的“产品与功能”,但往往1~2个月后你就不会再觉得你在接触新的“价值”。
很幸运的是,正当我处于思考迷茫期的时候,我9月底在纽约遇到了一位我的高中学长,也正是与他的交谈促发了我想要写下这篇文章背后的原动力。
在征询了他的意见后,考虑到隐私及安全问题,我只能分享他目前在头部的AI公司(是的,不用猜,就是那家)负责战略投资,且是该团队唯一一位非美国籍华人。
在知道他所在的岗位以及所负责事项后,我有诸多疑问迫不及待地想要得到解答,像是:
你(所在的那家公司)究竟如何看待AI未来?
你们自身的产品会如何迭代、更新?
你们会进行什么样的投资?
你们认为什么样的项目、产品、公司在大AI趋势下是有未来的?
你们理解的AI能力和外界所理解的是一致的吗?
在经过将近4个小时的沟通后,离开相约的咖啡厅的那一刻,我心中开始产生一个巨大的呐喊:
AI改变世界的故事,才刚刚开始。
底层逻辑1:你必须相信AI是万能的
这个结论的起源来自于我们谈到一篇6月份传播度非常大的文章,叫做The End of Software(软件的终结)。这篇文章的作者Chris Paik是纽约风险投资基金Pace Capital的创始合伙人。
Chris把软件行业所受到的AI影响,和互联网影响之于内容行业进行了对比:
“《Vogue》不是被另一家时尚媒体公司取代的,而是被数万个网红取代的;当软件本身不再需要赚钱时会发生什么?我们将经历一次软件的寒武纪大爆发,就像曾经的内容大爆发一样。”
在这个底层逻辑中,“相信”和“万能”是一个大前提。(你永远可以选择不相信)
面向AI最大的讨论声和质疑点,一直以来都是:AI真的可以做到XXX吗?或是,AI是不是还没有能力做到XXX?
用户、创业者、投资人、评论家都会问这个问题。
答案很简单,正如“互联网真的可以替代传统媒体吗”一样。
这只是时间问题。
比如有人认为现在AI或许写文章可以,但是画PPT还很初级。这也只是时间问题,AI很快可以画出咨询公司级别的PPT了。
比如有人认为现在AI生产图片可以,但是生成视频还很奇怪。这也只是时间问题,AI视频的精确程度每一天都在指数级上升。
比如有人认为AI录制、模拟人声还不够像。这样只是时间问题,1年以内连你唱歌走音AI都可以模仿的非常精准(是的,这是他们目前正在考虑投资的项目之一。)
简而言之,你认为所有AI做不到的事情,从做不到到做到,这都应该只是时间问题,而不是能力问题。
所以每个人才应该焦虑:
“如果我正在做的事情,在可预见的时间范围内,AI一定可以做到,那我应该去做什么?”
这是一个值得被不断分解的问题,甚至可以试想一下:
在未来的5年里,每年AI将以20%的进度实现你的职业技能,你应该如何为未来而进行准备?
Brad Lightcap(OpenAI的首席运营官)在一次采访中说过:“你只需要询问一个公司他们是否对模型提高100倍感到兴奋。”
结论是直白甚至是残酷的:
如果你选择不相信,你会落后于99.99%的人类。
如果你选择相信但不采取行动,你仍将落后于80%的人类。
底层逻辑2:放弃越多,得到越多
是的,这里放弃的就是“隐私”。
“隐私”这件事从来没有在科技领域中扮演如此重要的作用,任何上一时代的互联网、客户产品,对隐私的关注更多是从“安全”、“人文”角度进行考虑的。但本质上“隐私”从不影响一个产品的功能性、实用性,或者说,不那么大程度影响产品的功能性与实用性。
但AI产品不同,无论任何产品,这都将是一个你放弃越多,你因此感受到的“定制化”直线上升的公式,没有例外。
这成为了一个近乎无解的命题:“懂你”的前提就是“足够了解你”。
所以在硅谷AI圈层中流传着一个很有趣的说法,最佳的AI Agent应用场景和商业化实现很有可能是从中国开始的。(有没有一种“你骂人好脏啊”的感觉?)
比如我们聊到前几个月很火的Carbon Robotics,其核心产品LaserWeeder是一款自动激光除草器,利用AI技术,结合高精度的激光系统,精准识别并清除田间杂草。
前提就是农场主放弃了自己农作物种类及其位置信息。
其实写到这的时候我感觉到这可能甚至都不是一个好的例子,因为位置信息或许和人身安全、行为及习惯没有强的关系,那么试试替换一下主语。如果是你的恋爱经历呢?如果是你的每日作息呢?如果是你所有信息摄入来源呢?
你把你的整个人生喂给一个假以时日就能“万能”的ai助手,那么你就会得到一个最懂你且效率最高的助手
这样的推导会让人觉得非常有意思(中立,非褒义)。
Paul Graham(Y Combinato共同创办人)的最新文章《写作与不写作》里他就写道,由于AI写作的影响,再过几十年,能写作的人将非常稀少。
这就好比工业化之前,大多数人因为劳动都身体强壮,而现在想要变得强壮就得主动去运动与健身,写作也是类似,聪明人还会有,但仅限于那些选择去思考的人。
这个loop放在“隐私”上会在未来的10年形成一轮又一轮的讨论。坚持隐私的人将非常稀少,导致你不得不花额外的精力去获得你本该拥有的东西。
底层逻辑3
(我并不准备分享)
很遗憾,第3个底层逻辑是我在这篇文章中唯一选择卖关子的部分。
我相信前2个底层逻辑已经可以让足够多的人开始思考关于未来的选择,以及我想把一部分的洞察留给“可以让子弹再飞一会儿”的时间。
作为teaser,我可以分享的是,这是关于“最低职业年龄”的逻辑。
(大家可以自行搜索15岁高中生的Chat Nio被百万元收购的新闻。)
在可以预见到的未来,过去的教育系统都不能承载的“元素”正在被一一实现。未来的年轻人,关于教育(Education)和事业(Career)的根本观念会发生变化,正如现在年轻一代孩子们的事业(Career)其实从学校里就已经开始了。
那么可以去思考的问题就是:基础教育(的传统组成形式)以后还需要吗?
最后,让我们说回来关于“应该焦虑”这件事。
我深切地认为,这是一个真实存在需要被制造出来的焦虑,是因为其中的信息差对于99%的人而言实在太大,导致我们在时代洪流之中有很大可能经历不曾察觉的淹没。
这种变化不是单纯的从纸质到电子,而是经济的结构性变革,影响每个人的生活方式、职业选择与职业技能。
我想以一个在保密范围内可以分享的项目作为收尾,这个项目也是学长在职期间投资的第一个项目,叫做The Perfect Teacher(假名):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孩子的所有电子设备,在学校、在家、在补习班的场景可以无条件地被“万能”监控。The Perfect Teacher将会分析孩子整体的学习效率、在什么时候开了小差,既给出建议并调整学习模式,并将学习成果及评估报告随时反馈给老师与家长。
作为家长,你会愿意为此支付多少的价格呢?你又会因此愿意牺牲孩子的隐私吗?
发评论,每天都得现金奖励!超多礼品等你来拿
登录 在评论区留言并审核通过后,即可获得现金奖励,奖励规则可见: 查看奖励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