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名企业收购人工智能AI)初创公司的脚步越来越快了。

今年二季度,全球AI公司获得的资金环比增长了一倍多,达到240亿美元,占当季初创企业融资总额的30%,是近年来AI融资额度最高的一个季度。

初创公司及投资机构生态的企业服务数据库公司Crunchbase的数据显示,二季度共有65家与AI相关的初创公司被收购,比去年同期增长55%,较上一季度的55笔交易增长了15%。

今年最大的AI领域的交易也出现在二季度,Nvidia以7亿美元收Run:AI。有意思的是,Crunchbase的数据显示,初创公司的融资下滑已经持续了八到九个季度,但AI领域公司的融资额却在逐季增加。

AI公司无疑是“资金流动里最靓的仔”。

这些收购不仅体现了企业对技术的渴求,更是对市场未来发展的战略布局。

市值巨头也是收购大户

在全球范围内,市值3万亿美元俱乐部成员苹果英伟达微软,对AI初创公司的收购,无论在数量、金额还是速度方面,都是遥遥领先。

2022年,微软以创纪录的190亿美元收购了Nuance Communications,至今,这仍是科技公司在AI交易中的最高价格。

Nuance的AI工具被用于微软的医疗保健云产品,它可以识别和转录医生就诊、通话和语音邮件中的语音。通过这次收购,微软显著增强了其在医疗ai市场的影响力,并进一步整合了其Azure云服务与医疗行业的应用。

虽然微软在单笔交易中花费最多,但从收购公司的数量来看,苹果才是AI领域的最大买家。截至目前,苹果已经收购了超过30家AI初创公司。

而3万亿俱乐部“新晋选手”英伟达,今年在对AI初创公司的收购方面可谓是“日新月异”。

今年4月,英伟达以7亿美元的价格买下以色列数据中心管理软件企业Run:ai后;又在5月以3亿美元价格买下以色列端到端深度学习平台开发商Deci;紧接着6月买下数据中心故障自动化处理技术公司Shoreline;7月买下AI开发工具创企Brev.dev。英伟达自2019年69亿美元收购Mellanox以来,已经累计收购了13家AI企业。

收购?不,这不是“收购”

大公司正努力在人工智能竞赛中取得领先地位。但不同于硅谷大厂的“买买买”,国内大厂的策略是“投投投”,更寄希望于通过对外投资实现战略目标。

今年2月,小红书、阿里巴巴与红杉中国,以及老股东一起跟投了KIMI智能助手的开发公司月之暗面A+轮融资,超10亿美元的这笔融资是自ChatGPT出现以来,中国大模型初创公司拿到的最大单轮融资。此后,关于腾讯5月参与月之暗面B轮融资、时隔3个月又3亿美元参与其融资的传闻也甚嚣尘上。

此外,腾讯和阿里巴巴还共同参与了百川智能7亿美元的融资,还同时出现在了智谱AI、MiniMax的股东名单中。这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可并不常见。

无论收购还是投资有前景的初创公司,巨头们能够迅速整合新技术和新产品,增强自身的竞争优势。

除了技术和产品之外,“AI抢人大战”也登场了。

8月初,谷歌人工智能聊天机器人初创公司Character.ai宣布“非独家许可协议”。根据协议,Character.AI 将向谷歌提供大模型技术授权,同时,Character.AI 的联合创始人Noam Shazeer和Daniel De Freitas将重返谷歌,他们此前均为谷歌雇员。这笔交易谷歌共计支付25亿美元。

无独有偶,今年3月,微软支付了6.5亿美元的许可协议,获得了人工智能初创公司Inflection以及联合创始人和数十名员工;6月,亚马逊聘请了人工智能初创公司Adept的几位联合创始人及其员工,付出了高达3.3亿美元的支出。

这种“收购CEO”的方式被认为是一种变相收购,甚至有一种推测是创始团队加入大公司后再离开,硅谷大厂通过这种方式规避反垄断。不过,即使这么做,硅谷大厂依然受到了监管,微软和亚马逊就已经收到了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的反垄断调查。

又一轮“洗牌”在即

太阳底下没有新鲜事,收购一直就是美国创投市场的主流,甚至美国初创企业有80%以上都是收并购退出,只是如今AI项目的买家越来越多。

在中国,曾经熟悉的初创公司长大后卖给BAT的故事,只不过换了版本,“不站队”成了中国头部AI创业公司的另一种选择。

创建大型语言模型和其他人工智能相关平台的费用不断增加,资源和基础设施成本太高,但又无法产生有意义的收入,尤其是在与大科技公司的无底洞般竞争时更是如此,“打不过就加入”可能是AI初创公司最好的选择。

随着越来越多的初创公司被收购,人工智能市场的集中度将逐步提高。虽然大公司能够提供更稳定的资金和支持,但初创公司的灵活性和创新能力也可能受到影响。

此外,大型企业在收购初创公司时,数据隐私、算法透明度等问题仍然存在,如何在技术发展与伦理监管之间找到平衡,将是未来市场面临的重要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