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全球首部全面监管人工智能的法规,欧盟《人工智能法案》于2024年8月1日正式生效。这一里程碑式的法规不仅为欧盟设定了人工智能使用的新标准,也可能成为全球范围内相关法规的模板。法案通过对人工智能风险进行分类管理,旨在在保障人权和法治的同时,推动可信赖的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于8月1日正式生效。该法案是全球首部全面监管人工智能的法规。许多国家和地区正在制定人工智能管制规则,欧盟新规则可能为后来者提供重要借鉴。欧盟介绍,制定《人工智能法案》的目的是在维护民主、人权和法治的同时,推动普及值得信赖的人工智能。根据使用方法而非技术本身造成的影响风险进行分类。风险分为四类,风险等级越高,管控越严格。其中,风险最高的情况包括:为唆使犯罪而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操纵人的潜意识;使用高级监控摄像机等,将人识别等生物识别技术实时应用于犯罪查等。这些情况是被“禁止”的。第二高风险的情况包括:基于犯罪心理画像的犯罪预测、在入学考试和录用考试测评中应用人工智能。人类有义务保存和管理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的历史记录。该法案规定,聊天机器人等人工智能系统必须明确告知用户他们在与机器互动,人工智能技术提供商必须确保合成的音频视频、文本和图像内容能够被检测为人工智能生成的内容。此外,该法案规定,禁止使用被认为对用户基本权利构成明显威胁的人工智能系统。如果企业涉足“禁止”领域,则被处以3500万欧元或全球年销售总额7%的罚款,以二者之中的更高金额为准进行处罚。如果没有履行除“禁止”以外的其他风险分类中的义务,则根据业务规模等处以1500万欧元或最高不超过全球年销售总额3%的罚款。据悉,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相关规则将分阶段实施,某些规则将在该法律通过6个月后或12个月后生效,而大部分规则将于2026年8月2日开始生效。

欧盟《人工智能法案》的实施标志着全球在人工智能监管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该法案不仅为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设置了明确的规范,还为未来各国制定类似法规提供了参考。随着法规的逐步实施,我们可以期待更加安全、公正的人工智能环境。